來源丨廣東新聞聯播
“月光光,照地堂”的歌聲流淌在海心沙,璀璨的燈光一同照亮了廣州夜空……一場關于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拉開帷幕。
5月16日,主題為“共享亞洲美食文化、推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廣州亞洲美食節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廣東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白潔出席開幕式,佳都科技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院士受邀出席,并進行了主題分享。
來源丨南方都市報 攝影記者丨馮宙鋒
食在廣州
廣州作為一個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不僅僅有溫度,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淀下來的城市底蘊,形成了廣州獨特的魅力。
“來到一個城市要感受城市的脈動、底蘊、溫度,城市是會呼吸的,有生命力的。”李德紘來到廣州并不久,但已經深深感受到廣州的氣息與文化,而廣州的美食也讓他印象深刻。從早上新鮮的粉腸豬雜粥、各種廣式茶點,到中午的廣式燒臘,到晚上的大排檔街邊小吃、甜品,以及“不用出國即可吃遍全球”的美食街,美食一應俱全。
廣州上有山珍海味,下有美肉鮮蔬,每一道廣式菜肴,都散發出深厚的文化積淀。“食在廣州”就足以說明了廣州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和聞名在外的名聲。
開放包容,帶來科技創新的蓬勃活力
李德紘表示,“食在廣州”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融匯東西南北,伴隨對外開放,舌尖上的文化成為廣州與世界中西互通的符號。其背后的含義不僅在飲食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更多的是一座城市海納百川的胸襟與氣質。它尊重每個人的信仰和追求,為每個逐夢的人提供了奮斗的熱土和發展的機遇。
千年商都,對外開放,讓廣州成為國際商貿中心,而今這個城市也慢慢成為國際科技創新樞紐。高新技術企業爆發式增長、國際創新型項目扎堆落戶、全球智力資源密集涌進、創新平臺快速打通……更多的新技術、新思維、新成果在廣州迅速跨界融合。正是城市包容和開放的氣質,給廣州帶來了科技創新的活力和蓬勃發展。
在快速發展的廣州創新力量中,以廣州重點布局的IAB、NEM行業為代表的新興行業更是表現亮眼。IAB、NEM產業“引力波”正持續釋放,國內外創新“領頭羊”紛紛在穗加大發力布局。
佳都科技也是在廣州成長發展起來的人工智能企業。受益于廣州優越的環境,公司發展成為廣州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并將人工智能落地于智慧城市、軌道交通、智能交通等航道。佳都科技作為廣州科技形象的重要代表,亦將助力廣州推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鑒,大力宣揚花城獨特的文化與魅力。
李德紘認為,站在全球戰略與中國發展的高度,廣州正在以創新驅動謀求高質量發展,以更開放的胸懷擁抱全球。新一輪的全球科技創新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催生新的業態,塑造新的現代產業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廣州從“千年商都”變身為“創新之都”,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7日下午,李德紘還參與了“我與亞洲美食面對面”故事會。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第一位引進的外籍高端科技人士,李德紘從一碗“粥粉面”的飲食趣事,講述他工作選擇經歷,以及為什么會最終受聘于粵港澳大灣區,并點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規劃中對亞洲人才交流的強調。
值得一提的是,市委領導為李德紘等嘉賓頒發了“廣州亞洲美食文化傳播形象大使”獎牌。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We will contact you for the firs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