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在廣州市民政局的指導下,佳都科技攜手羊城晚報、廣州市慈善會、寶貝回家尋子網,在廣州佳都智慧大廈共同舉辦“A.I.助力,讓愛回家”人工智能+慈善戰略合作發布會,創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尋親平臺——“A.I.回佳”,幫助更多的人尋親。
廣州市民政局副局長、市慈善會常務副會長韋錦堅,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創始人張寶艷,全國政協委員、佳都集團董事長、佳都科技CEO劉偉,佳都集團執行總裁李旭等出席活動。
人工智能終極意義在于“造福于人”
活動上,李旭在代表佳都集團致辭時表示,近年來慈善事業在國內得到了長足發展,而隨著科技與慈善的結合,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與慈善的“跨界”結合,更加顯示出強大的力量。
“人工智能的終極意義在于‘造福于人’,人工智能與慈善的結合,應立足于社會福祉,把有利于改善民生,為民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李旭介紹,佳都科技始終將科技助力慈善作為企業的使命和愿景之一,公司重點布局了人工智能中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形成了“視頻云+大數據”、三景合一、商用智能人臉識別終端等一系列的A.I.產品,聚焦于公共安全、城市交通、軌道交通三大業務板塊。
佳都科技副總裁兼商用智能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劉斌表示,在尋找失蹤人口的公益領域,佳都科技是國內率先嘗試人工智能科技的融入和應用的企業,“佳都科技打造A.I.回佳平臺,利用了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和全民隨手拍的人臉庫進行識別比對,協助失蹤家庭尋找走失的親人。”
據介紹,佳都科技人臉識別技術,靜態識別率高達99.9%,每秒十萬次的人臉對比,在海量尋親數據中運用將大大節約人力成本,提高尋人效率。而人臉模擬算法則是利用A.I.算法模擬人臉的成長變化,幫助那些失蹤多年的家庭生成小孩成年后的照片,作為尋親的參考。
現場,電影《親愛的》的故事原型孫海洋帶著其失蹤的孩子的照片,當場用人臉模擬成長算法演示生成了一張他兒子現在樣貌的照片,“這為我和我的家人漫漫尋子之路提供了更多盼頭,也希望人工智能技術能幫助更多的人。”孫海洋說。
廣州市慈善會佳都人工智能慈善基金成立
在本次發布會上,廣州市慈善會與佳都科技還聯合成立了“廣州市慈善會佳都人工智能慈善基金”,佳都科技本次為基金捐贈了100萬元,并將持續投入資金用于鼓勵支持全民積極參與提供尋親線索,發動社會各方力量一起參與。
“在社會發展領域實現科技創新,正是為了解決民眾最直接、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科技與慈善的結合日益緊密,科技慈善家群體的興起,不僅為科技發展帶來新動力,也促進了慈善事業的新發展。”韋錦堅表示,經過多年努力,廣州慈善結出累累碩果,率先將“慈善之城”創建納入到廣州城市發展整體戰略規劃中,2018年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善城大會,城市公益慈善指數保持全省第一,全國第二,“期待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型企業,能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科技的更大價值,推動中國的慈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張寶艷與丈夫于2007年起便創辦寶貝回家尋子網,致力于讓更多家庭找到失蹤的家人,截至目前已讓2951個家庭重獲團圓。“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將極大地提升尋人的有效性以及結果的準確性,目前已經有了人臉識別找到失蹤兒童的成功案例。”張寶艷說,目前寶貝回家已經先后與騰訊、微軟、百度等企業開展人臉識別技術合作,“多一個平臺,就多一個找到家人的希望。”
活動現場還啟動了百萬尋親計劃,鼓勵全民積極參與尋親行動,只要提供有效線索信息給A.I.回佳網、寶貝回家尋子網等平臺,一旦確認線索有效并最終尋回失蹤人員,“佳都人工智能慈善基金”將給予信息提供者1萬元作為獎勵。同時,A.I.回佳網平臺還聯合廣州市慈善會開通了“廣益聯募”全民募捐平臺,推動全國“互聯網公益”事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We will contact you for the firs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