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地區,改革開放初期,廣東先行先試,率先創辦經濟特區,以“殺出一條血路”的精神,在改革開放探索中先行一步,為全國提供了有益經驗。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而今的廣東,在高質量發展上又有哪些創新做法呢?
7月26日晚,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道《廣東: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對此進行了報道。報道指出,南沙自貿片區創新的做法是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環境的一個縮影,在大灣區建設帶動下,目前,南沙、前海、橫琴三個自貿片區已經吸納了近400個港澳創業團隊和項目入駐。
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交通大腦研究院院長李德紘認為粵港澳大灣區之所以吸引了許多成熟的科研團隊,得益于對人才扶持力度和獎勵程度。
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說:“我們2017年上半年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就發現,省直的55個部門擁有1068個系統,(搞信息的)700多人,都分散在各個委辦廳局的省直部門,造成資源的浪費、資源的重復、信息的割裂,這種方式很難很好地發展。”
找準問題之后,廣東省委、省政府就把數字廣東建設作為一個重大改革事項來抓,通過整合、簡化,省政府原來的5500多個管理事項,被刷掉了2000多項。同時通過組建網絡公司建立一個可以全省共享的數據平臺,把必須保留的管理服務辦公事項全部上網,讓百姓和企業可以直接在網上解決問題。現在數字廣東“粵省事”(佳都科技旗下小馬達信息科技參與建設)實名登記用戶已經將近1400萬,每天的訪問量將近1000萬,全國領先。網上政務服務能力也從2016年的全國排名第九升到2018年的全國第一。
——下面請看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道《廣東: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Thank you for your message. We will contact you for the firs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