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國兩會公布了政府工作報告,來自科技企業佳都科技集團的全國政協委員劉偉表示,他特別關注其中關于科技創新的內容。
“報告指出,要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創新驅動發展作用,這一點我深有感觸。”劉偉說,近年來,我國在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和成績,部分核心技術和產品位于全球領先水平。科技創新的成果不能停留在實驗室中,要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轉化為促進經濟增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新動能。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激烈的國際競爭和中美科技“脫鉤”帶來了新的挑戰,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科技自立自強,創新發展的步伐不容遲緩,同時要有“十年磨一劍”的韌性。
劉偉表示,佳都科技深感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在相關領域進行了長期的科研投入和技術攻關,例如,在智能軌道交通領域,二十年前我們連地鐵屏蔽門控制單元都依賴進口,今天我們已經實現了核心部件90%以上的國產化率,中國的軌道交通里程數及智能服務水平已躍居全球前列。只有牢牢掌握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才能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國家和企業來說這都是不變的真理。
我國在科技成果轉化,與實體經濟融合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人工智能在中國落地應用場景十分豐富,市場潛力巨大。我國具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市場,人工智能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空間廣闊,與制造業融合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并且隨著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人工智能在城市安防、智能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城市治理領域已經取得了突出成果,完全具備大規模落地應用的基礎。
“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我認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對于傳統產業的賦能,將成為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劉偉表示,相信在“十四五”期間,中國將進一步加快人工智能等創新成果的試驗示范和大規模應用,加速創新成果的轉化,在科技創新場景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內需,釋放市場潛力,培育高質量增長動能。在科技產業的競爭中勇立潮頭,勇攀高峰,為奮斗“十四五”偉大征程貢獻科技力量。
感謝您的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聯系您!